培養了無數港星的TVB,曾經紅遍內外,這些年經歷什麼走向沒落
《義不容情》、《神雕俠侶》、《創世紀》、《金枝欲孽》,這些耳熟能詳的港劇經典,總是能勾起我們對香港影視黃金年代的回憶。
而在這些香港影視黃金影視劇集的背後,都有同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藍綠紅三色標誌,這就是著名的電視廣播有限公司——香港TVB。
數十載風雨路,TVB是如何從最初起步,又經歷了怎樣的興衰?觸摸品質,發現未來,歡迎觀看十萬個品牌故事之《五十年興衰——香港TVB》
1967年11月19日,利孝和、祁德尊、邵逸夫等人創辦的電視廣播有限公司(Television Broadcasts Limited)正式營業開播,這家公司的簡稱叫做TVB。
由於這家公司是香港首家獲得免費無線電視牌照的電視臺,因此也被稱為“香港無線電視臺”,從此被簡稱為“無線”,這就是半個世紀對我們曾經有過巨大影響的無線TVB。
到今天,無線TVB已到過了知天命的年紀,但是它並不是香港第一家電視臺,香港第一家電視臺是“麗的映聲”,1957年成立,也就是香港亞洲電視臺(簡稱亞視、ATV)的前身,這家香港最古老的電視臺、無線TVB曾經的老對手,已經在2016年停播了,連60周年大慶都沒能挺到。
雖然現在亞視已完,但是當時TVB初創的時候,雙方還是勁敵。
1965年,香港政府有意發出地面電視牌照,吸引六個財團參與競標,最後由香港電視集團(即無線電視)取得免費地面電視播放牌照,並於1967年9月1日在海運大廈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試播。
1967年11月19日,無線電視正式啟播,以微波科技直播澳門格蘭披治大賽供香港觀眾欣賞。次日首播的節目《歡樂今宵》,日後更成為全球最長壽電視綜藝節目之一。
雖然作為綜合性電視臺,TVB每年製作的新聞、綜藝等節目多達上萬小時,但是每年大約700集的無線電視劇集,始終是焦點中的焦點,現在只要一說起TVB,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它製作的大批電視劇。
從1970年代開始,無線TVB正式調整了立台方針,把電視劇製作作為重頭,從此開啟了無線TVB港劇的黃金時代,電視劇成為無線TVB的明珠。
每年11月無線TVB台慶的時候,主要針對無線電視劇藝人頒獎的《萬千星輝頒獎典禮》始終都是最重要的節目之一。這一切都離不開邵逸夫的努力。
邵逸夫在TVB做出的最大貢獻無疑是培養了大批人才。
為了支撐自己的無線電視臺電視劇業務,邵逸夫利用自己邵氏電影的基礎,打造了一個龐大的演藝隊伍。
他在1971年開辦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,這不僅成為擴大電視臺影響力的品牌,更是為整個香港演藝圈都輸送了大量的中堅人才。
比如1974年的學員周潤發、吳孟達、任達華、林嶺東,1975年的學員黃杏秀、杜琪峰,1977年的學員陳玉蓮、呂良偉,以及1980年的學員黃日華、苗僑偉,1981年的學員劉德華、梁家輝,1982年的學員梁朝偉、周星馳、吳鎮宇、歐陽震華,1983年的學員吳啟華、劉青雲、陶大宇等等,都是出自該訓練班的得意學生。
除了訓練班,1973年邵逸夫還創辦“香港小姐”競選,張曼玉、謝甯、李嘉欣、陳法蓉、袁詠儀等前赴後繼,也為TVB電視劇的流行明星添上了重重的砝碼。
這兩大措施成為無線藝員陣容的兩個主要來源。
強大的陣容,開啟了香港TVB的黃金時代。
1976年,TVB推出了第一部金庸武俠劇《書劍恩仇錄》,參演這部電視劇的是鄭少秋、汪明荃、余安安等。
有金庸的武俠小說作為故事基礎,這部戲當時席捲東南亞的爆紅。
電視劇歷史上的“無線時代”開啟了。
到70年代末,邵氏影業受到嘉禾影業的威脅,邵逸夫敏銳的商業眼光發現了電視業的無窮潛力,於是漸漸把主力轉到電視,在這期間陸續購入大量無線電視臺的股份,成為TVB的第一大股東。
1980年無線首任董事局主席利孝和因心臟病逝世,邵逸夫以最大的私人股東身份接任董事局主席,隨後他集中力量經營所屬的明珠台和翡翠台,使其收視率長期在港島獨佔鰲頭,影響更擴及中國內地、澳門、臺灣和世界各地華人社會,創造了一代電視王國的輝煌史。
同亞視的數十年角逐,貫穿了TVB黃金時代的全過程,而TVB也是在競爭中不斷成長,最終發展壯大。
在與麗的的這段收視戰期間,TVB在邵逸夫帶領下好戲連台,《上海灘》、《千王群英會》、《火鳳凰》、《京華春夢》、《萬水千山總是情》等風靡大江南北的經典劇集紛紛亮相,在香港和整個華語電視圈掀起一輪又一輪收視高潮。
至1982年邱德根接手麗的,將“麗的”改名叫“亞洲電視”,也正式宣告TVB在首次電視戰中贏得全勝。
其後幾年,TVB一直在收視上佔據絕對優勢,在周潤發之後,TVB捧出了男星“五虎將”:黃日華、劉德華、梁朝偉、苗僑偉、湯鎮業;女星方面則在汪明荃、趙雅芝、鄭裕玲之後捧出了陳玉蓮、曾華倩、戚美珍、黎美嫻、劉嘉玲等各具特色的花旦。
在電視劇方面,TVB推出了包括《射雕英雄傳》、《神雕俠侶》、《鹿鼎記》等紅遍華語電視圈的經典武俠巨制。
1983年TVB推出電視劇《射雕英雄傳》,讓男女主演黃日華、翁美玲等人成為萬眾偶像。
這部電視劇的導演是王天林,執行導演是杜琪峰和徐克,武術指導是著名的程小東,音樂製作人是著名的黃霑,顧問團還包括著名作家倪匡、著名導演楚原等等。
演員和劇情以及製作上的強大陣容,很好地彌補了TVB電視劇當時道具、佈景等方面的粗糙,即便是電視螢屏上十幾個群眾演員冒充成吉思汗的十萬鐵騎,在公園林裡縱橫衝鋒,當時還在跑龍套的周星馳一會兒是宋兵乙,一會兒又變成金兵甲,港臺及大陸觀眾依舊看得津津有味。
1988年,邵逸夫將無線電視城由香港廣播道搬至清水灣。
次年,TVB就迎來了亞視林伯欣時代的新一輪電視戰。
林伯欣出大價先後從無線挖走了沈殿霞、盧海鵬、林建明、李香琴、招振強、韋家輝、戚其義、黃日華、鄭少秋、吳啟華、任達華、曾華倩、陳玉蓮、戚美珍、陳庭威等台前幕後的金裝人才開拍劇集和電視節目。
面對亞視的新一輪攻勢,邵逸夫率領TVB展開“歡樂今宵救亡運動”與“劇集救亡運動”,製作出不少膾炙人口的經典節目和劇集,再次將亞視打回原形,進一步鞏固了其在香港電視圈的霸權。
尤其是TVB製作的“勁歌金曲”這一經典欄目,邵逸夫點名力捧“黎明、郭富城、張學友、劉德華”為四大天王,四人在樂壇火速上位,也再次驗證邵逸夫的獨道眼光。
然而平靜之下暗流湧動,1999年亞視以《縱橫四海》、《還珠格格》和《方世玉》向無線宣戰,為了抵抗“小燕子”的魔力,TVB搬出屢創收視高峰的王牌遊戲節目《驚天動地獎門人》對抗《還珠格格2》。
《還珠格格》下檔之後,TVB又以擁有香港歌壇全部歌星的優勢,搶先與趙薇簽下歌手合約,同時買下她的《表妹吉祥》和《康熙微服私訪》以及尚未開拍的《情深深雨濛濛》等劇。
更加緊製作推出了集合羅嘉良、陳錦鴻、古天樂、吳奇隆、蔡少芬、邵美琪和郭可盈、陳慧珊等100多位知名藝員參演的《創世紀》,徹底瓦解了亞視的攻勢。
此後,亞視再無反擊之力,收視連年下滑。2003年邵逸夫把TVB搬至將軍澳電視城,更牢牢鞏固了其香港電視帝國的絕對霸主地位。
進入21世紀第一個十年,TVB無線電視劇仍然保持著強勢的競爭力,《尋秦記》、《洗冤錄》、《九五之尊》、《棟篤神探》保持著TVB的傳統優勢,《金枝欲孽》、《宮心計》開啟了宮鬥劇的先河。
然而,2008年3月,邵逸夫病重入院;2010年1月1日,邵逸夫宣佈正式卸任TVB行政主席。
軍心大亂、強弩之末的TVB也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。從經濟上就能直觀看出TVB的困境。2016年12月,TVB因為業績下滑發佈了30年來首次盈利預警,市值比2011年縮水45%。
隨著最大對手亞視的落幕,一家獨大的TVB逐漸在劇本品質上出現問題。當初TVB在組建編劇隊伍的時候,推廣的是學徒制和實習制,而且有鮮明的市場回饋機制,市場喜歡什麼,不喜歡什麼,很快就能在編劇身上有所反應,以觀眾的喜好為標準,進行有機制的優勝劣汰。
這種高度市場化的運作,是當初TVB在1980年代、1990年代大獲成功的原因。
但是,當TVB的老對手亞視已經垮臺、TVB無線佔據了全香港收視份額80%以上的時候,這套機制已經在事實上失靈了。
對於一個壟斷的、獨佔的TVB來說,劇本已經不再有競爭需求,拍成什麼樣,香港人都得看。
流水線出來的東西一旦沒有充足的市場回饋來修正,要突破自己就顯得難上加難。在這種情況下,往往是當年有多成功,現在突破就有多艱難,體現出來的產品特徵就是情節虎頭蛇尾,品質高低不一。
而且,隨著經濟文化格局的變化,香港的文化地位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。
港姐已經多年沒有轟動效應,TVB捧紅的80後90後小鮮肉也乏善可陳,明星的後繼乏力非常明顯。
TVB的製作水準,在大陸電視劇、網劇重金投入、歐美電視劇、日韓電視劇強勢衝擊下,硬體設施、簽約制度也都劣勢明顯。
前年,TVB無線的當年視帝、老臣子羅嘉良,本來獲邀參加50周年台慶,臨近成行之際,卻因為TVB受困於經費問題拒絕報銷來往機票,引起軒然大波。
足可見如今的TVB在管理制度、號召力和實力上已經英雄遲暮了。
沒有人永遠年輕,但是永遠有人年輕著。走過五十餘載,TVB陪伴我們走過的黃金歲月雖已遠去,卻會永遠在我們的記憶中閃閃發光。
Leave A Comment
Gift card treta your friends
免費禮品和禮品包裝服務,幫您表達誠摯的情誼!
24/7 Customer Service
提供7*24 小時電話及微信客服線上服務
Latest Comments